眼下虽已是仲冬时节
天气微寒
但位于我县徐家坪铁路风情小镇景区
凭借着优越的地理位置
完善的配套服务
和美丽的乡村环境
依然吸引了大量游客
观景休闲、游乐度假
▲实习记者 秦文璐:“我现在位于徐家坪镇铁路风情小镇的观光体验区,在我的右手边呢,是一列火车停放在这里供游客们游览,自从这个小镇打造以来,每天都有非常多的游客。”
徐家坪镇按照“三区”战略定位及城镇化建设要求,立足当地资源禀赋,以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标准,建设集观光、休闲、康养、研学、农事体验为一体的徐家坪景区,通过挖掘铁路文化,规划设计铁路职工怀旧街区、宝成铁路纪念馆等“八大主题体验区”,在铁路片区沿线绘制铁路文化主题彩绘,打造铁路风情小镇。
▲游客 陈斌:“徐家坪镇建造得非常不错,我们平常就是周末带着孩子过来游玩,顺便带孩子了解一下宝成线的发展历史,我们略阳周边有一个这样的景色确实是不错。”
景区建成后,已经成了我市乃至陕甘川三省交界地带的网红打卡地,每天平均有500多人来这里游玩,镇上的小餐馆、小商店生意比以前好了很多。在电气化机车观光体验区对面的一家商店中,80岁的老人张强正忙着清点、签收进货订单,为一天的销售工作做准备。
▲徐家坪镇徐家坪社区 张强:“现在游客多,以前就是当地的农民和居民来买点东西,现在游客多了,需要的水、方便面、饮料等,隔三差五就必须要进点货,不然就没有啥卖的。如今环境好了,游客多了,生意就多了,现在来说,像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,以后的日子是越来越幸福、越来越好。”
老人张强的商店是在镇政府统一规划设计后新开张的小店,徐家坪镇通过收储整合片区老旧农房、闲置旧房等资源,结合铁路风情小镇设计风格,将周边街区修缮一新,依托于旅游业的兴起,现在商店的生意越来越好,老人对生活质量也是愈发满意。
景区的发展壮大,不仅乐了游客,更鼓起了建档立卡户的“钱袋子”。明水坝村的李思莹告诉记者,自从景区建成运行以来,她就一直在农特产品销售中心从事销售工作,因为是本地人,对于家乡农特产品的特点最为熟悉,向外地游客推介也更为容易,在家门口不仅能解决收入问题,还能为家乡宣传、建设增添助力。
▲徐家坪镇明水坝村 李思莹:“通过政府平台让我找到这份工作,通过销售农产品,我可以向外来游客介绍我们的家乡,介绍我们的特产,我觉得我很自豪。”
徐家坪镇还实施了集镇铁路沿线口袋公园、墙体彩绘、景观长廊、绿化美化提升项目,镇区累计实施绿化面积约8000平方米,景区的建设不仅提升了知名度,更优化了群众生活环境和空间美誉度。现如今,在家门口赏景、游玩成了当地群众的主要休闲方式。
▲徐家坪镇徐家坪社区 马晓兰:“我们徐家坪建设得越来越好了,家门口就是好玩的,现在好玩的特别多,风景也特别好。”
徐家坪镇自然风光秀丽,文化底蕴浓厚,长江最大支流嘉陵江和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穿境而过,是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视察、回信嘱托、亲切关怀的地方,是全省乡村振兴示范镇,是汉中市委确定的举全市之力打造的乡村振兴楷模,自开展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工作以来,徐家坪镇坚持党建引领,因地制宜、科学规划,积极发动群众共建共治共享,全力打造宝成铁路主题风情小镇,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文旅、农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路径,宝成铁路文博馆、上坪星空露营基地、上坪乡村振兴实践基地、徐家坪游客接待中心等项目逐个竣工,成功创建徐家坪铁路风情小镇国家级3A旅游景区。
▲县委常委、徐家坪镇党委书记 陶智君: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。徐家坪镇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视察、回信嘱托、亲切关怀的地方,将通过宣讲会、院坝会等形式,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,围绕三区建设,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楷模建设新篇章。产业上,大力发展蚕桑、中药材等,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,加快服装加工业、农产品深加工提质增效;人才上,组织职业农民技术培训,吸引外出人员返乡务工,为乡村建设注入新鲜血液;文化上,深入挖掘郙阁颂、街口伏击战、宝成铁路等历史遗迹,为乡村振兴铸魂;生态上,坚守秦巴生态卫士的职责,探索两山资源转换,让山更清、水更绿;组织上,选优配齐镇村党组织,打造一支切实为人民服务的基层队伍,通过这五大振兴的工作推动,最终将徐家坪建设成为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。”